PP酸洗塔的工作原理及药剂添加主要事项
2025-03-20 10:28:49 点击:
PP酸洗塔的工作原理及药剂添加注意事项
一、工作原理
气液传质与中和反应
酸性废气(如HCl、HF、NO₂等)通过风机引入塔底,自下而上通过填料层(多面空心球或阶梯环),与顶部喷淋的碱性吸收液(如NaOH溶液)逆流接触,发生酸碱中和反应,生成可溶性盐类(如NaCl、NaF)和水,实现污染物去除。
填料层(孔隙率>90%)大幅增加气液接触面积,强化传质效率;废气中的颗粒物和酸雾被液滴吸附后沉降至循环水箱。
净化与排放流程
净化后的气体经除雾器(丝网或折流板)拦截液滴,确保排放气体湿度达标。
吸收液通过循环泵重复使用,系统自动补充药剂并调节pH值,维持反应效率。
二、药剂添加主要事项
药剂选择与浓度控制
碱性药剂:常用NaOH溶液(浓度5%~10%),需根据废气酸浓度动态调整,避免过量导致结晶堵塞喷头或填料层。
pH值监测:吸收液pH应维持在8~10,过低需补加药剂,过高则稀释或排放废液。
废液处理与循环管理
废液需经中和池处理至中性(pH 6~9)后排放,防止二次污染;生成的盐类可回收作为工业原料。
循环水箱需定期清理沉淀物(如CaCO₃、金属盐),防止堵塞管道或喷淋系统。
操作安全与维护
添加药剂时需佩戴防护装备(耐酸碱手套、护目镜),避免直接接触强碱溶液。
冬季需对水箱添加防冻剂或保温措施,防止低温导致药剂结晶或设备冻裂。
关键参数参考表
项目 参数/要求 引用依据
填料孔隙率 ≥90%
吸收液pH范围 8~10
喷淋液循环频率 根据废气浓度调整(通常2~4次/h)
废气停留时间 ≥2秒
注: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废气成分(如含NO时需预氧化)和工况调整设计,确保净化效率>90%。
- 上一篇:没有啦
- 下一篇:PP喷淋塔水泵不工作是什么原因? [2025/3/13]